上一当不怕,关键得吃顺溜。

8/3/2015 ☼ 电影喜剧葛优VICE

不是我危言耸听,我觉得在小初高的学生时代,班主任的人格是否健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发育。若要问我理想中的班主任是个什么样子,可能描述起来不够形象,我觉得我还是举例说明吧。我希望小学老师是《我的九月》中张国立扮演的教师,而初高中的班主任能是《上一当》中葛优扮演的刘杉。前者相信有不少人都看过那部片子,已经很熟悉了。相比较而言,后者,作为葛优主演的电影中较为低调的一部可能有不少人并不了解和熟悉,今天就来介绍一下。

这么多种稀奇古怪的海报,一般这种片子就相对冷门。

片子开始是以我最喜欢的主人公独白的方式展开,葛优慢条斯理别有特色的嗓音一下子就能把喜欢这类型电影的观众抓住。而我眼前浮现出的就是跟美萍侃侃而谈朴素的辩证法的杨重-《顽主》,跟戈玲一起抖机灵还特仁义,油嘴滑舌,图谋篡位为主谈情说爱为辅的李冬宝-《编辑部的故事》,跟王月迷用吐故纳新切口套磁企图蹭饭的顾颜-《大撒把》。

两人相约一起去“上一当”改善改善伙食

一开始就很简单直接的交代了故事背景,主人公刘杉毕业后被派去教书,但由于教学方法过于“浪漫”被校方辞退,但幸运的是刘杉父母在国外,准备让刘杉也出国。因此刘杉将档案调回街道,在家待业。

上一当”饭馆的老板娘,抽烟的徐姐,一看就是场面人。

尽管次年播映的《北京人在纽约》和《大撒把》将出国热推到了国人面前,从而之前上映的这部《上一当》当中早已可以管中窥豹,初露端倪。《大撒把》中有这样一段对白,“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撒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若干年后,该国 将举国迁往它的托管国—美利坚合众国!”可见当时的人们削尖了脑袋也要去美国,为了去美国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等到美军在太平洋上军演的时候被投下去。影片中刘杉的女朋友就是属于这一类,别看开头给刘杉打电话的时候神采奕奕,当到了饭馆知道自己不能通过刘杉父母的关系出国以后就开始酸脸子,还在背后说老板娘的坏话。最后几句不和谈崩了,马上掀桌子走人,一点儿面都不给,反正我挺讨厌这种女孩,遇事脸酸,做事猴急。不过这个角色找的倒是好,和后面的女主还真有几分神似。尤其是背面,简直像极了,不然刘杉又怎么能认错人呢?

说翻脸就翻脸,最烦这样的狗怂脾气。

刘杉本以为能安安稳稳的等着出国了,结果半夜又有哥们来拜托代课。因为他哥们不打算干老师了,准备去一家合资公司。不得不说当年正是外企风生水起的年代,优厚的福利和待遇,让人们艳羡不已。只不过门槛也是颇为严苛,没两把刷子还真进不去。不过纵使没有去外企的机会,能够有机会去合资公司也是不容易。尽管时至今日不少外企已成昨日黄花,裁员的裁员,撤出中国的撤出中国,但淘宝上依然能订制 IBM 思科惠普四门子的员工卡,据说在住酒店的时候可以打折。再说电影,关于这事刘杉挺为难,因为之前的教书经历也挺让他对现行的教育制度稍有微词和腹诽,实在是不想再去跟顽冥不化的校方磨嘴皮子解释他麻辣教师的浪漫教学。但架不住刘杉哥们假惺惺的一幅大不了跟他们丫翻脸的假招子,最后决定还是去学校试试。当然尽管也许刘杉哥们是来真的,可无奈演刘杉哥们的演员李强在影片《背靠背,脸对脸》中饰演的小严秘书是个鸡逼,因此我先入为主,看他演什么都觉得透着虚伪。

不愿意就算了,大不了我跟他们翻了!”好哥们又放狠话,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刘杉还没到岗就引起了学生们的议论,一干主要小演员也悉数登场。在意虚荣吹嘘自己父母是外交官其实是厨子的假官二代,不管到什么时候班里都必须得有一个的胖子,而且我曾经一度猜测是不是在当初分班的时候老师就算计好了每个班里都要安插一个胖子呢?偷尝禁果不慎怀孕的楚楚可怜美少女。以及一众努力表现也依然毫无存在感的人肉布景群众演员。

谎称父母是外交官,其实是厨子的假官二代“巩仕伟”,一看就是班里的风云人物。

胖子背后又拿新老师开涮“新老师别是个奔驰250”,这个胖子后来还演了一部儿童电影,形象完全照搬这里的。

我一直认为一个班里女生至少要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安静漂亮人缘俱佳学习出色的完美型。看似安静相貌感性,交际低调,但实则暗流涌动,学习成绩一般的早熟型。以及事儿逼八卦,最喜抱团,以暗中刁难貌美女生和用知识碾压学渣为业余爱好的学霸早更型。最后就是毕业不到一年被忘记相貌,两年被忘记名字,五年之后别人提起需要努力回忆,看着合影方能想起,而十年之后无论相貌还是名字都会如被神秘组织抹去般彻底消失于其他同学的记忆之中的默默无闻充数型。当然不管怎样,透过色调怀旧的银幕,在片中看到的那一个个生动的学生面孔,却总是把学生时代的淳朴与单纯提炼出来。

眼镜儿”又开始卖弄学识,“奔驰250就是又笨又痴外加二百五”。

刘杉开门见山简单明了,不打官腔的自我介绍,以及坐着上课,平等且不拘小节,轻松幽默加调侃的教学风格。我相信对于习惯了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学生而言,都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的。让人不免雀跃,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老师。豆瓣上这部电影的下面有人评论说刘杉简直就是国产的 GTO,我觉得倒是有点过了。毕竟刘杉还没鬼冢那么胡逼。要是比较的话,现实中的袁腾飞我觉得应该是比较像的。不知道他看过这部片子没有。所以其实这样的老师现实中也不算少,估计大家九年义务教育中都会遇到一两个比较开明前卫的好老师。另外我忽然想,片中饰演刘杉的葛优,在《我爱我家》当中客串了二混子-纪春生,不知如果让春生同志来当老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效果。

孩儿们 刘杉,别念成彬 我念到谁,谁就把您的贵手抬抬”虽然自我介绍的时候抖了几个并不算有趣的包袱,但相对于对老师抱有死板印象的学生们来说,这点幽默就足以令大家雀跃不已了。

后来刘杉还在大街上偶遇了珍珍老师,用一揽子菜就把珍珍忽悠回了家。据我后来和哥们分析,当时珍珍老师正遇上家里人身体不太好,心情糟糕。往往这时候的女性还是挺需要男人的,正巧刘杉出现。刘杉虽然嘴上轻松的说,我家就在那边要不去我家吃。其实心里的潜台词就是“怎么的,跟我回去呗。”随意又富有挑衅意味。珍珍老师这里的表演也是相当到位,先是思考了一两秒,随即爽快的答应了。而心里的潜台词绝逼是“去就去,大不了来一发。”就算是应战了。两人一拍即合这就一起回家了。但无奈的是到家不久就被班里的一众熊孩子觉了局。更有意思的事,胖子在洗脚的时候还问道“珍珍老师,我们是不是不该来?”给珍珍老师问了一个真真没脾气,只得说“胖子洗你的脚吧”。估计心里想的是“不是你们不该来,是你们来的不是时候。”所以说这就是那个年代电影的经典之处,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有不一样的解读。只要我心情愉快,我可以完全沉浸到学生时代的单纯之中。同样的,只要我高兴,我也可以解读成一次沮丧的约炮失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乐趣。

这你说学生们不学点性知识行吗?不然净干这搅局没屁眼儿的事儿。

随后面对一帮蹭饭的熊孩子,刘杉老师用什锦火锅招待大家。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虚荣的假官二代有句台词“我看,这什锦火锅比涮羊肉好吃多了。”这与我的记忆倒是相符,最早在北京是只有涮羊肉的,就是现在的铜锅涮肉。后来才有了现在的火锅,也就是减少了涮肉的比例,增加了更加丰富的食材用来涮着吃。由于与传统的涮羊肉相对比食材更加丰富,也就将其称之为“什锦火锅”,在当时93年而言算是新潮的吃法。慢慢的吃得多了,前面的什锦二字也就去掉了,统称为火锅。而且随着越来越流行,涮羊肉吃的人反而少了,涮羊肉的这三个字也就没人提起了。然而时间轮回,传统的涮羊肉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并且为了与已经开始流俗的普通火锅区分开来,于是有人赋予了新的名字“铜锅涮肉”。特意强调了,铜锅。而我记得小时候,只要提到涮羊肉,那就是铜锅,本就无需再刻意强调的。而如今所谓的“铜锅涮肉”和普通的火锅,也算是达到了一种平衡。或许若干年后如今我们觉得土到不行,避之不及的东西又会换个名字卷土重来,这都是说不准的事儿。

大家在热热闹闹准备“什锦火锅”,从窗户外面看上去特别有气氛,我记得小学时候有次好几个同学去老师家蹭饭,回来后他们都说特别好吃,可惜那次我没赶上。

而随后胖子和假官二代在去给班里买车票的时候,又把梁天扮演的逼逼赖赖的售票员给打了。这部电影拍摄于《我爱我家》之前,但片中梁天扮演的售票员耍混时候的那股劲儿和《我爱我家》中二叔贾志新臭牛逼拎着靠垫要和人拼命的样子如出一辙,可见此类角色才是梁天的拿手好戏。刘杉为此不得不去公交总站低三下四的给售票员赔礼道歉,又免不了受一顿挤兑和刁难。片中售票员的形象还是和我印象中的售票员还是挺吻合的,报站赖了吧唧,懒懒洋洋,从不拿正眼看人。这种服务在李素丽大姐的宣传曝光后稍微有了改善,但随之而来的又涌现出了许多过度热情对乘客嘘寒问暖让人觉得服务有点用力过猛的热情大姐,让人受宠若惊。

惹二叔动怒这还像话?

挨了一板砖的二叔正在看一篇名为“一九九二,枪声震惊北京城的文章”。后来我搜了一下,文章中的内容应该是指当年西直门的枪战案,这在当年也算是个不小的案件了。相关内容参见 http://culture.qianggen.com/2012/0321/24080.html

当一名开明前卫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学生眼里的好老师,代价就是在全看分数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成绩的下降。也就难怪一帮学生家长跑来兴师问罪了。毕竟在大部分家长的眼中,成功人生的唯一途径还是好好读书,分数提高,上个好大学。我也曾经想过,将来要是有孩子了。我一定要告诉他,想在社会上生活下去,做自己喜欢的就好。而读书上学是这里面最简单的一条路。可也越来越发现,教育孩子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

姜导又跟冬宝杠上了,关键姜导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去野茶馆说书了,得当大导演。

尽管在93年的该片中,刘杉就有力的反问了台下的一帮愚昧的谈性色变的家长“让孩子们早点了解点性知识怎么了?”但收效甚微,时至今日能做好性教育,处理好孩子对于性的认识的家长依然没有几个。要问我为什么,去看看朋友圈能被一帮傻逼发的优衣库视频刷屏我觉得就应该能明白了。

把孩儿们哄高兴了好好学,家长才能不找麻烦。

王学析又出来犯狠,吓唬谁呢。

片子最后的结尾也是采用刘杉独白的方式结束,和同学离别的情景也是必然的伤感一番。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也有个实习女老师来给我们代课,最后离开的时候给我们每个人签名留念,还给我画了一个大大的米老鼠。有的女生也哭了,我当时也挺难过的。可过去这么多年实习老师的名字和相貌早就忘了,也就是我记性好,爱记住这些琐碎的事情。我觉得当年的不少同学可能连这件事儿都忘记了吧。不过我觉得再有这种分离的场景,该难过还是得难过,不能因为以后注定会忘记就特别冷漠。感性点,活在当下,挺好的。说句题外话就是我们初中的班主任特别不好,总教我们同学一些特别自私和没素质的行为。也不知道这些年过去了,她还活着么。我小学时候数学老师对我特别好,还来我家家访过,请老师在家里吃饭。后来毕业后有一次暑假老师还来看过我,可惜那年暑假我出国玩了,只有我奶奶在家。再后来我大学毕业那年我路过小学,回去看了他。那是距离小学毕业已经九年了,我印象特深刻的是我刚到他办公室的时候他不在,我就往外走。正要下楼的时候他正好拐弯上来,四目相对一下就愣住了。分明的看见他眼里却是在闪烁着泪光。再后来就是大概又过了6年吧,我辞职在家闲了一段时间,没事儿就又去学校看他。他准备调到别的学校去了,他说这是他最后一次来这个学校,我要是再晚一天还就遇不上他了。后来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他手机号要换了。可后来那个号我忘存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如果下次再联系到他,是什么时候了。

这时候就又想起我同学说过的那句话了:“有的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All Rights © Justin Bibi, 2020. Please do not use without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