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回拾遗 [14]

10/20/2023 ☼ 回忆怀旧随笔

我记得家人还给我买过两个益智玩具。两个都是在一年级的时候买的。一个是金属杆弯曲而成的。这种益智玩具应该叫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挺常见的,有很多种样式。我的那个是一个钟型的,好像是在一次庙会上买回来的。当时有很多形状的,父母让我挑一个。挑选的时候,小贩还会介绍每一个的难度。我并不知道这些难度之间的差别,我只能通过造型来区分。我没有选那些看起来结构很简单的,虽然有些结构简单的很可能难度并不简单。我选了结构看起来比较复杂,而据说难度适中的钟型谜题。

买的时候小贩只演示了一遍,也没有说明书。回到家里我就开始琢磨。我的资质应该实属一般,所以在那个年纪无法做到凭自己的能力解开谜题。玩了几天毫无头绪就放弃了,挂在沙发边上的墙上。我甚至怀疑这个东西坏了,根本就解不开。后来家里人在没事儿的时候也会摆弄两下,我奶奶,我妈,还有我爸。小时候在我心目中我爸很厉害,家里这种需要开动脑筋搞定的事情,都是他解决的。这次也不例外,在某天晚饭后,我爹把这个谜题解开了。后来又慢慢给我演示,我也学会了。我在邻居伙伴来家里玩的时候考他们,自然是没人会解。我便炫耀一番。大家觉得很神奇,明明刚刚自己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我的手下完成了。就像魔术一般。我又把过程教给了他们,大家都会解了,也就没得玩了。最后玩具又挂回到了墙上。

大概在过了二十多年后,我又忽然想起这类玩具。心血来潮从网上买了一套,里面的种类特别丰富。我想自己也到了当年我爹教我解开这个玩具的年纪,我总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开了吧。等玩具寄到后我拆开,发现做工特别粗糙,根本不及小时候买的那个。我随便拿几个摆弄了一下,还是解不开。我怀疑是因为做工粗糙的缘故。最后那些东西被我收到了角落里。在搬家的时候,全都扔了。

另一个益智玩具是一个三角形的橘色棋盘,上面有很多洞,插有细长的红色(也许是蓝色)棋子。玩的时候有点像跳棋,把一个棋子从另一个的上面跳过去。被跳过去的那个就可以拔掉。经过反复几次之后,最终棋盘上只留下一个棋子,其余的全部被拔掉。

这个玩具我也没有解开。我奶奶是我家第一个解开的。这个在刚拿到的时候我尝试了几次没有成功之后就重新插好放在一边了。反倒是我奶奶经常坐在沙发上拿着这个研究,不断尝试各种解法。有次我正趴在地上玩玩具,我奶奶叫我,说解开了。我看棋盘上只插着一根棋子。我跑过去让我奶奶教我怎么走。可惜我奶奶尝试复盘的时候忘记之前是怎么走的了。试了两次发现又不对。不过可以证明这个东西是可以解开的了。我奶奶仔细回忆之前的步骤,还是找到了正确的走法。我也把每一步该怎么走记了下来。后来的一段时间,我没事儿就会按照顺序走一遍,并且越走越流利,不用怎么回忆就能几下解开。感觉特别过瘾。不过慢慢的也腻了,我对这个玩具的最后记忆就是这个东西插好,摆放在客厅的窗台上。

我还有一个忍者龟的玩具,红色头带的老二。忘了是哪里来的了,许是家人买的,又许是邻居伙伴给的,记忆很模糊,只记得身材比例挺壮的。手弯成 C 型,可以握住武器。但我不记得见过武器,所以我就觉得可能是别人不玩了给我的。那时候正播忍者神龟,我们那边的孩子都喜欢橙色头带用双节棍的老四。因为《好小子》中三个主角把双节棍耍得出神入化,我们看过后为其着迷。其实在更早之前,就有李小龙在电影中使用双截棍并且在功夫电影中流行开来。而我们当时并未看过李小龙的电影,只是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好小子》中的三兄弟把那些坏人打得屁滚尿流更感兴趣。还争相模仿里面的武打动作,我忽然想到好像练习翻跟头之风就是因为这系列电影在我们那一片孩子当中流行开来的。

在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我把炮仗(那种最小的)放在忍者龟玩具的手里拿着。这样看上去像是拿着炸弹一样。然后忍不住点燃了。忍者龟的手指被炸断了,无法形成完整的 C 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忍者龟玩具是别人给的缘故吧,我不是那么珍惜。再后来这个玩具去了哪里也不记得了,可能又给了哪个别的邻居孩子吧。


All Rights © Justin Bibi, 2020. Please do not use without permission.